路桥今日话沧桑

 

      陈贤庆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国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让国人感受最深刻的,路桥建设应是其一。中山市亦不例外,二十多年来,所建设的路桥数不胜数,令人慨叹和兴奋。

古代的香山,是由多个岛屿组成,渐渐形成五桂山、铁城、小榄、黄圃等几处较大的陆地。随着岁月的推移,河流的冲刷,泥沙的积聚,一片片沙田开始形成,到了清代,逐步完成了沧海变桑田的过程。这块土地,是大自然的恩赐,它河网交错,加上亚热带的温和气候,雨水日照十分充足,于是,沙田变成沃土,沃土变成良田。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前,从省城广州到中山的石岐,只有一条三级公路相连,始为沙土,后为沥青,而中间,起码有四道江河阻隔,靠四个渡口连接。1966年,笔者在广州读高中,遇到文革爆发,兴起串联之风,曾与同学步行从广州到中山,深感路况之恶劣、过渡之艰难和车辆之稀少。在渔农种养的时代,在这块土地上,船只便是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1968年末,中山也是广州需要“上山下乡”的学生选择的去处,我的同学龚少培和黎康乔等,就打听到从广州到黄圃、三角只须坐一夜船,票价一元多,于是,分别选择了黄圃公社和三角公社落户。

十年浩劫,建设几乎停顿,路还是那条路,河还是那道河。1980年,改革开放,神州苏醒。19858月,我从北方调回广东中山,从广州乘班车到位于黄圃镇的学校报到,此时,我欣喜地看到,在那条105国道上,神奇般地架设了三洪奇、容奇、细滘、沙口四座大桥,使得天堑变通途。当然,要到黄圃,那时须得在东凤的一个路口转入一条狭窄公路,公路两旁的竹子拍打着车窗,令人感到似乎转入了越战中的越南丛林小道。到了东凤某处,班车还要渡过一个渡口,方可进入只有一条老街的黄圃镇。黄圃也有一条须转数十个弯的狭窄公路,尽头便是南头镇。而南头与顺德,则是望河兴叹。

从黄圃到阜沙和三角,均有河流阻隔,靠小艇过渡。我曾有一首写于1986年的诗,可回味旧日“野渡”之情景:“河堤小径慢车游,野渡多人往返忧。三角饮茶兼小憩,阜沙菜市买泥鳅。”即使到了1992年,我的诗里还有“野渡”一词:“鱼塘蕉树接田畴,野渡多人聚艇舟。春日采风村里去,时闻屋内透香油。”

不过,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山市路桥的建设在加速。进入90年代,更是突飞猛进。105国道从三级公路改造为二级公路再改造为一级公路;在东部,又出现了一条连接番禺与中山的番中公路;1994年,连接105国道和番中公路的南三公路开通,并且成为一条黄金走廊,彻底改变了大沙田区的面貌。随着南头大桥、东阜大桥、黄沙沥大桥和大南沙大桥的通车,以前老死难以往来的镇区,变得“若比邻”。进入新世纪,从首都北京到珠海的京珠高速公路,以及从中山到江门再连接粤西的中江高速公路,纵横于中山大地,大大缩短了四周地域的距离。正在建设中的广珠轻轨铁路,将以更加令人振奋的风采展现在中山大地,给中山人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幸福。 近日欣闻,黄圃镇将建一座大型汽车客运站;北部的大雁区将建大桥通往番禺之潭洲;吴栏将建黄圃港码头,如是,则未来黄圃的水陆交通更不可同日而语。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山大地再度沧桑变幻。如何使得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过上更为和谐美满的生活,是每一位中山人,尤其是各级领导们都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

 

(此文刊登2007年1月21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