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成广场说起

 

         陈贤庆

 

在中山市的石岐区,有一个叫南下的地方。那里建有一个南下广场,也是一处商圈,有商场、饭店、肉菜市场、酒吧、歌厅……除了上述的场所,其实还有一处不起眼的地方:在一座楼房的背面,镶嵌着“文成广场”四字,旁边,是一座小小的塑像:吕文成端坐,正专心拉着高胡……

我国是一个音乐种类繁多的国家,其中有一种音乐,以一个“省”名而命名,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并非民间音乐,更非古而有之,它是经过几代音乐人共同摸索、研究、创制出来的具有独特的岭南风味的音乐。辞书上的定义是:广东音乐又称粤乐,原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前身主要是粤剧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用的小曲,约在二十世纪初期,发展成为独立演奏的器乐曲,流传到外地后,被称为广东音乐。在20世纪20-30年代到达鼎盛,广东音乐开始在全国流行。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广东音乐的研究、改进、演奏、推广做出过贡献的音乐人不少,其中,首推吕文成。吕文成的雕塑下方,有吕文成的简介:吕文成,中山市南下人,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广东音乐作曲家、演奏家和高胡改革家。吕文成对广东音乐的传承、改革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被誉为“粤乐宗师”。

简介说的没有错。吕文成1898年5月出生于香山县南下乡,1919年加入上海“中华音乐会”。20年代在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体育会音乐部主事。1923年前后,吕文成赴天津、北京、武汉及香港等地巡回演出,1925年,音乐创作进入全盛时期。1932年,吕文成南迁香港,长期从事广东音乐、粤曲的创作和录制,并写了大量抗日作品。吕文成一生,据不完全统计,创作了近200首广东音乐、粤曲、小调以及粤语歌曲,由他演奏录制的唱片就有270多片。《平湖秋月》《渔歌唱晚》《银河会》《醒狮》《步步高》等,都是他的作品。尤其是《步步高》,更是一曲振奋国人的乐曲,响遍神州大地。

中山市产生了这样一位音乐大师,是中山人的骄傲,设立一个“广场”予以纪念,是很应该的。然而,笔者每次经过“文成广场”,都有惭愧之感。此“广场”,实在很难称之为广场,它其实处于南下商圈中之一隅,吕文成的身后,是几部大型的冷气机在轰鸣,他的面前,是一条车道,不远就是停车场……吕文成虽端坐在那里拉高胡,但是,在那样的 环境中,他能拉得出优美悦耳的“平湖秋月”“渔歌唱晚”吗?笔者敢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山人,都不会知道南下那里隐藏着一处“文成广场”的。

音乐家从来都是最值得敬仰的人物之一,后人多以广场和纪念馆的方式予以纪念。

在德国波恩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上,矗立着一座贝多芬的雕像。高高站立的贝多芬,右手执笔,左手执乐谱,眺望远方,深深陷入对作品的构思之中……游人至此,对这位音乐巨匠无不产生敬仰之情。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是莫扎特诞生的地方,那里有一处莫扎特广场。广场虽不大,主要的标志就是莫扎特雕塑,周边有萨尔茨堡大教堂,以及出售莫扎特纪念商品的各种店铺,纪念的主题是很鲜明的。

中国也有纪念音乐家的地方。昆明的西山,有聂耳墓以及聂耳纪念馆。在广州,有纪念冼星海的星海音乐学院;在青岛,有冼星海音乐广场……

回头再说“文成广场”。我们是建了广场作为纪念吕文成了,但是,显然地点是不够理想的,与“音乐”尤其不搭界。既然是要纪念大师,就要拿出更多的敬意和诚意。笔者认为,如果能找到一处相对静雅之地,辟为“文成公园”,建有雕像,另外,建一廊台,每天下午和晚上,邀请本市的粤乐爱好者演奏吕文成的作品,演唱一些与之相关的粤曲,这样,既能娱乐大众,又是对吕文成最好的纪念和最直接的推介。 我市的粤乐爱好者胡振光先生等,也有过类似的提议。

如果这样的地方不好找,经过笔者的考察,可将“文成广场”移至“南下广场”的“迎阳石”附近,将“迎阳石”后面的高台用作“演奏台”,也足够广东音乐“五架头”乐器的摆设。那里虽在歧关西路的路边,会嘈杂一些,但影响力肯定会更好的。

既然吕文成作为广东音乐的一代宗师,是一项独一无二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实还可加以好好利用的,如由市有关部门牵头举办、南下社区协办,每年举办一届“吕文成杯广东音乐演奏大赛”,肯定可以吸引到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广东音乐演奏队伍来参赛。比赛可设置不同的组别,如合奏组、独奏组、青少年组等。比赛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每队演奏两首自选的广东音乐,其中要有一首是吕文成的作品;或者预先圈定20首必奏的曲目,比赛开始之前抽签,抽到其中一首现场演奏,另一首自选……我们有此靓丽的城市名片而不去利用,太可惜了!

笔者也是吕文成大师的崇拜者,同时,也是粤乐爱好者,面对“文成广场”,故有以上的感慨和设想,但不知有关部门能否采纳。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