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承熙案之联想

 

陈贤庆

 

美国当地时间16715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恶性校园枪击案,造成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33人死亡,另有17人受伤。在疑犯的身份还未确定之时,有消息说,他曾在上海签证到美国,让世人怀疑他是中国的留学生。我听到这消息,也是一夜不舒服,祈祷这千万不要成为现实。18日,美国警方称,案犯为23岁韩国学生,这名韩国学生名叫cho seung hui,中文译作赵承熙,持有学生签证,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读本科四年级英语专业。听到这消息,我和全球华人一样,到会如释心理之重负。

赵承熙是韩国人,是韩国人而造出如此惊天惨案,肯定令全球的韩国人深感不安和愧疚。我在看了有关资料之后,忽然又有些其他的想法。

赵承熙1984年出生于韩国,1992年随父母去了美国,并在美国长大,拥有美国绿卡,是美国合法居民。既然如此,称赵承熙为“韩国学生”,似不够准确了,他分明就是“美国公民”“美国学生”。

我想到一个“晏子使楚”的故事。在2500年前的我国的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政治家、外交家叫晏婴。有一次他出使楚国。楚王招待他喝酒,席间,特意派小官绑着一位犯人经过大厅,楚王故作惊讶地问道:“你们绑的是什么人?”小官答道:“是齐国人,盗窃犯。”楚王回头对晏婴说:“你们齐国人都是惯于偷东西的吧?”晏婴答:“我听说,桔子生在江南,就结出桔子;移到淮北,就长成枳实,叶子虽很相似,果实的味道却大不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水土的差异。老百姓生活在齐国,从来不会偷东西;到了楚国却会偷,请问,这是不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盗呢?”这就是“桔逾淮为枳”这成语的由来。

之所以要提到这个中国的古老的故事,也是想说说赵承熙。赵承熙8岁来美国,在美国度过15年,即他的少年时代以及青年时代都在美国度过。性格、思想、世界观都应该是在美国形成的。因此,韩国人实在没有必要产生太多的愧疚。赵承熙之所以制造了这起惊天大案,也和美国的“水土”有关。人际关系等且不说,光是枪支不受管制,就为赵承熙提供了作案的方便。如果在韩国,他可能不会形成孤僻的性格,更难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夺去32人的生命。

从这起美国校园惨案,我们应很自然地想想,我们身边,有没有类似赵承熙这样的人物?答案其实早已有——马加爵案的惊魂尚未定。的确,每天,我们都会听到身边或外地一些并不愉快的甚至充满血光之灾的新闻。不少惨案,其实就是当事人因长期的心理压抑而又得不到及时的开导与帮助,以至于失去理智所酿成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营造生长“桔”而不是生长“枳”的环境,要切实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失业人士,关注被欠薪的劳工,关注压力过大的学生 ,关注离异破碎的家庭,关注沉迷电子游戏的孩子……邻里的纠纷,同事的矛盾、感情的挫折、投资的失败、性格的孤僻,行为的怪异等,都不可等闲视之啊。

没有领导的重视,缺乏众人的参与,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是无法营造的。

 

(此文刊登07年5月14日《中山日报》之“香山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