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议建立“知青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朱政惠

 

什么是“知青学”?知青学应该是一门研究中国知青历史的特别学问,是以20世纪中叶发生在中国大地的长达近30年的数千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奔赴农村、山区、边疆这一特殊历史过程和特殊相关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学问;通过专门分析和探讨,总结共和国发展进程中的这一特殊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实际内涵和影响,反思其间的经验和教训,形成相对完整的科学认识和看法。这一研究将有益于中国现当代史的探讨,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全国城乡交流和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

一门学问能否成立,主要看它有没有必要的独立的学术内涵,以及能否聚集起相关的研究力量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事实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特殊作用及其深远影响已引起当事者和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已渗透到每一个相关的家庭及其后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大量关键岗位的领导人、更多的是各地方、各战线、各单位的顶梁骨干们多是由当年的知青担任,这绝非偶然的历史巧合。要了解当今的社会、改革开放的进程、共和国骨干队伍的建设、当前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理念走向等,实际上都已摆脱不了对知青相关问题的探讨。知青研究及其学术反思的必要性无疑是客观存在的,其研究的民间力量和专家队伍也一直在不断集聚能量,海外一些热心学者也把其精力倾注于斯并乐此不疲。

“知青学”究竟研究什么呢?笔者以为大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知青历史研究。这是知青学研究的主干。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多年的历史,探讨的问题相当多,如1968年以后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1700万人口大迁徙的决策到底如何形成,是政治的?经济的?抑或还有其他什么原因?还有如知青历史的分期、知青上山下乡与城乡差距的缩小、知青运动整体历史作用的评价等。这方面,一些学者做了相当领先的研究,但显然还需要大大深入。

其二,知青社会研究。通常历史学家们会因过分注视和依赖历史过程的探讨,而对不同社会结构及其社会特殊性的问题较为忽视。所以,很需要社会学研究的介入。所谓的知青社会研究,就包括了对知青生产、生活、文化、学习、婚姻、情感、思想、精神等等及其区域性特点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一些人类学、社会学特点的访谈成果出现,成为知青研究成果的新亮点,但还仅是初始,有待大大拓展。

其三,知青史料研究。这是知青学研究的基础。知青史料涉及官方史料、非官方史料。官方史料包括档案文献、相关配套文献;非官方史料包括知青日记、回忆录、口述资料、知青个人保存的重要历史实物、影像资料等。比较而言,官方档案及其相关政策文献的开放对全面认识和了解知青运动的起源及其历史过程的真相有重要意义。由于当年的大部分知青已逐步进入老年,及时保护和抢救重要的知青史料,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其四,知青文学研究。知青文学涵括知青即时文学、知青回忆文学两大类。知青即时文学指知青们在当时下乡年代所写下的反映他们劳动、生活、思想感情的相关诗歌、文学作品及美术、摄影作品;知青回忆文学是知青运动结束后,对当年知青生活的追思和再描述。这方面的大量作品包括反映当年知青生活的小说、诗歌、影视、美术作品等。这类作品的作者大都是当年知青,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形象再现了当年的知青生活和历史,为后人了解这一段特殊历史留下了重要、关键的记忆,在促进知青学的形成中起了筚路蓝缕的作用。知青文学研究要关注这两大类情况的研究。  

其五,知青研究史研究。深入知青学研究,需要对以往的研究状况作及时回顾和总结:有哪些重要专著、专家,产生过哪些重要学术观点和理论,整体过程大体可划分的阶段等。这种探讨包括对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国外一些中国学家,已把他们对当代中国的研究目光,转向对知青问题的探讨,出版、发表了一些专著、论文。他们的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史料来源、研究语境等都值得研究,考虑他们的著作和观点是否有值得批判和取鉴之处。

其六,老知青或后知青问题研究。“知青情节”似乎珍藏在每一个当年知青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体现在他们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乃至影响到他们的后代。老知青群体中的团结、友爱和互助精神总是那样不同寻常,好像心中永远有团不息的热情之火。对现实社会中这一与普通大众交叉生活而又有自己特殊社会特点和历史品格的社会群体的研究是必要的,有利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总体研究,也有利于知青运动及其相关历史的整体探讨。

其七,知青研究数据化和物化问题研究。这主要是指对知青网站、知青纪念馆、博物馆、知青文化广场等建设的关注和研究。现在,知青主办的网站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知青群体参与的热情非常高。如何认识这一反映当年知青群体生活、思想及其研究的信息化、网络化现象,探讨知青网站的特点和作用,是很实际的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关注一些地方知青纪念馆、博物馆和文化广场等建设。这类场馆建设在保存知青时代珍贵历史文物及民族记忆方面起了重要历史作用。研究和成就一批传世的好博物馆,是知青学十分关注的问题。

最后,也是第八个方面,知青研究的学科建设和方法论问题。知青研究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其全面的探讨往往不是一两个、两三个学科所能简单完成的,需要历史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配合乃至联合探讨,包括科学数据化手段的介入,它应该成为一个严密的学术研究体系,而不是简单的内容凑合。知青研究学术水平的提升和传之久远需要严格的学科、学术规范和科学方法论的引导,需要有一批优秀的年轻的学术接班人。知青学的研究应该包括这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探讨,相关的专家应该经常进行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交流和总结、提高。

知青问题作为历史现象的探讨早就有了,一开始的力量主要来自知青本身,是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但知青出身的专家学者很快介入了,使之向严格的学术研究的方向发展。一批反映知青问题的重要文学作品、史学专著的出现,是知青问题研究深入的标志,也是知青学初成的重要象征。知青学将呈现的特点在于:它始终是民间力量、专家队伍和权威学术机构的结合的发展。民间研究保证了最充分和最广博的史料学基础、源源不息的研究热情和研究动力,以及探讨的真诚态度和真实性;专家的介入则保证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严格的学术质量和科学的发展方向;它的长久发展则有赖于年轻学者的崛起以及相关权威学术机构的参与、组织和协调,相关档案的逐步开放和公布。从以上几方面看,知青研究已形成多方面发展的态势,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知青学”已经出现,或者说已经在形成。不过任何“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都有一个过程,有一个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知青学”的正式确立,归根结底,取决于学科化的建设过程。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等原因,知青研究的某些问题会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随着时间长河的洗刷,一切都又会平静下来。

大江毕竟东流去,奔腾入海不复还。让我们共同努力!

                                                       

                                                                                        200971

 

作者简介:朱政惠,男,19478月生,上海复兴中学66届高中毕业,1968年下乡安徽黄山茶林场。1977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终身教授、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方向创新团队负责人。